本網站是一個音頻分享平台,用於分享、交流、試聽自己喜欢的音乐、铃声、故事等等。
我們尊重版權,如有任何侵害您版權的問題,請通過email的方式和我們聯繫,谢谢。

遇仙人 結道緣

加入 2007-02-05 06:36:00 | 長度: 10分10秒 | 類別: 文化
etta1115     訂閱
讚!請點擊評分 給他打分 1 給他打分 2 給他打分 3 給他打分 4 給他打分 5 給他打分 6 給他打分 7 給他打分 8 給他打分 9 給他打分 10
人氣 755
評分 0
評論 0
書籤 0

王可交是蘇州府崑山縣人,住在松江南岸的趙屯村,以種田、打漁為業。他三十多歲了,並不知道有真道的存在。每次他釣到大魚就非常高興,用木槌把大魚打死,然後煮熟,蘸上蒜泥韭醬吃,並對人說世上再也沒有比這更美的事了。

有一天,他劃著漁船,高唱著漁歌在江上走了數里地,忽然看見江中有一隻彩畫花船,船裡坐著七位道士,都年少,玉冠霞帔,服色各異,周圍有十幾個侍從,男的頭上梳兩個抓髻,女的頭髮梳成雲鬟樣式。船上還有四個穿黃衣的人。

這時,船上有個道士喊王可交的名字,王可交正在驚訝中,不知不覺自己的船已靠近道士的彩船一側。一個道士讓侍者領著王可交上了彩船,只見七位道士的面前都擺著青玉盤、酒器和果子,都瑩徹有光,王可交不知它們是何物所製。王可交站在筵席的遠處向每個道士一一行禮,七位道士都仔細打量他。一位道士說:此人骨相很好,應該成仙,只是他生在人世,由於生病針灸,把眉間刺破了。另一個道士說:給他些酒喝吧。一名侍者就拿酒壺往杯子裡倒酒,但酒怎麼也倒不出來,侍者告之與道士,道士說:這酒是仙酒,他必須把凡人的骨頭換掉才能喝得了這酒。酒倒不出來,正說明他命中不該喝仙酒。又一個道士說:給他栗子吃吧。一位道士就從筵席上拿了兩個栗子遞給侍者,侍者又把栗子給了王可交讓他吃。王可交看那栗子是黑紅色,像棗子那樣光滑,二寸多長,一啃有皮,栗肉又脆又甜,不像人間的栗子,他吃很久,才把兩個栗子吃完。這時一個道士說:王可交已經和我們見過面了,讓他回去吧。說罷,就命一黃衣人把王可交送上岸。王可交在彩船邊找不到自己的漁船,黃衣人說:不必坐漁船,你一閉上眼就到了。王可交就閉上眼睛,立刻覺得耳邊響起風水林木的浩浩之聲。黃衣人讓他睜開眼,他發現自己坐在草叢中的一塊大石頭上,四周是峰巒重疊,松柏參天,那黃衣人也不見了。

不遠處有一門樓,有人在門樓中出出進進。不一會兒,有幾個打柴的和幾個和尚來到王可交面前,問他是什麼人,他就把詳情一一告之。那些人又問他何時離家的,他說是今天早上。那些人問王可交今天是幾月幾日,王可交說:三月三日呀。那些人大吃一驚說:?今天是九月初九,離三月初三已經半年多了?王可交又問這裡是什麼地方,一位和尚說:這裡是天臺山的瀑布寺。王可交又問這裡離華
亭多遠,和尚說:水陸兩路加在一起一千多里。王可交驚訝不已。

那和尚請他到寺裡去休息並請他吃飯,王可交說一點不餓,不喜歡聞食物的氣味,只是想喝水。和尚們都圍著他問長問短,十分驚異,就把這事報告了唐興縣並上報給臺州。越州的廉使王向來尊奉道教,就召見了王可交。聽王可交談了以後,非常相信,認為神仙的變化是無所不能的,誰也不可理解。王可交身材七尺多高,儀表和容顏與眾不同,言語清爽。王感嘆地說:王可交真是位神仙啊!又因為王可交和自己同姓,就對他更加敬重,並讓他穿上道士的衣裳。

後來王派人到蘇州去瞭解核實王可交的事,人們都說三月初三王可交坐著漁船到江中打魚再也沒回來,他的家人只是找到了他的漁船,以為他已在江中淹死了,到處也打撈不到他的屍體,他的妻兒只好用招魂的儀式給他辦了喪事。王證實了這一切後就向皇帝上表此事,
皇上也大為驚奇。

後來王可交回到家鄉,把一切經過都告訴給鄉親,並領著人們到江上看他遇見彩船和仙人的地方。王可交自從吃了神仙給的栗子後就再也不吃飯了,一舉一動都像有神助。他不再種田打魚,帶著妻子進了四明山。

二十多年後,王可交出山到明州賣藥,讓人幫著賣酒,他把賣藥和酒的錢全都佈施給了窮人。當時,人們都說王可交賣的藥是壺公所授,酒則是餘杭阿母的。人們都說藥治病極靈,酒一喝就醉。明州裡巷,人人皆稱王仙人藥酒,世間不及。又過了三十多年,王可交又進了四明山再也沒出來。

古語: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說的是當世人巧遇神仙,只與他們呆上一會,再返回人世間時,人間早已過了十幾年,甚至百年、千年。神仙之所以為神仙是因為他們並不生活在我們常人所生活的這個空間,他們的時間自然與我們常人這個空間的時間也就不一樣,他們的時間過得比人間的快。當王可交返回人間時,半年的光陰已過。

關鍵字:  王可交   蘇州